Skip to content
  • 首頁
  • 聰明工作
    • 吃人頭路
    • 直銷
    • Solopreneur觀察分享
    • 繪圖美工
    • 社群媒體
    • 溝通技巧
    • 影音工具
    • 翻譯聽寫
    • 雇用合作
    • 其他網路工具
  • 智慧生活
  • 與我聯繫

My CMS 法國聰明生活・智慧工作手札

My CMS 法國聰明生活・智慧工作手札
  • 首頁
  • 聰明工作
    • 吃人頭路
    • 直銷
    • Solopreneur觀察分享
    • 繪圖美工
    • 社群媒體
    • 溝通技巧
    • 影音工具
    • 翻譯聽寫
    • 雇用合作
    • 其他網路工具
  • 智慧生活
  • 與我聯繫
吃人頭路

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

May 18,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Peggy結束了六個多月的短約,離開這間公司真是大鬆一口氣。我拿到的薪資結算單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很多三月底被錯扣醫療保險的同事,四月中拿到退款後,疑似公司在四月底又拿回去了!因為在他們的薪資結算中有一筆163€,明細寫著「退還預支款項」,並且163€旁邊還有一個「-」,因此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公司還了這筆錢,但又拿回去了。至於他們是不是故意,我們不知道。打電話給人事主管詢問的同事說,她這次的態度很客氣,但是兩個星期過去了,依然沒有回音。 有一位同事離職文件上的娘家姓被誤植為Chen,我說這不是我的娘家姓嗎?怎麼會被誤植到葡萄牙裔的同事身上?同樣的,公司在我們離開兩週後,依然沒有更正這項錯誤。這間公司做事草率的程度,實在不是普通等級,估計已經到了神人等級。 由於這間公司將薪資與人事行政部分外包,在處理上會有時間差。在我們離職前,公司說四月最後一週如果有請假的話,這部分可能會影響薪資結算。有誤差的部分,會在五月底調整。我以前待過兩家公司也是交由會計事務所處理員工薪資,他們都是一次到位一次處理,沒有像這間需要兩次才能做好。如果有變動的話,到時還得再發給就業局最後文件做更正。 五月中與同事聚餐,仍在職的同事說,經理很高興我們離開了,因為從此辦公室靜悄悄的,不像以前是菜市場!留下來的同事說,現在辦公室裡無人交談,死氣沈沈、度日如年,氣氛令人沮喪。
Read More
吃人頭路

萬惡人資大戰水星天蠍

April 17,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話說三月底收到薪水,Peggy與其他同事愕然發現無故短少162歐元,眾人紛紛要求歸還欠款,我們還發現其他部門也有類似情形,直呼離譜。 後來人資逐一回覆給入職前即有保險的員工表示他們會退還錯誤扣款,而對入職前沒有保險或者保險剛好在入職前到期的員工,則說他們必須強制保險。 但可笑的是,去年十月人資才發表讓大家填寫是否加入公司保險,那時候表單上填的保險公司(Harmonie),還不是最後公司最後為大家加保的公司(Henner)。
Read More
吃人頭路

為所欲為的雇主

April 6,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Peggy曾經在法國、亞洲企業服務過,在Peggy的職業生涯中,最誇張的雇主是一間總公司在美國的法國公司。 我曾經遇過很多小氣的企業主,但是奪得冠軍的,還是這間連文具都不提供的公司,極致是他們連通知都不通知,就直接從員工的薪水中扣除三個月醫療保險。 我跟其他大部分同事都是被這間公司招募來做派遣工作的,大客戶是一個做補充退休金的公司。我們的工作是訴訟相關。工作分二階段進行。我們先接受第一階段的受訓,第二階段在三個月後第二部分訓練開始。工作內容需要精密的專業,不僅需要內部溝通,在送法院起訴之前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 。客戶和直接雇用我們的公司是按件付費,客戶那邊會檢查是否正確,而公司則要求我們每天必須處理22個新案件,正確率要高達97%以上,才會拿到一天稅前十歐元的獎金。有時候,案件都處理完了,沒有新的案子可做,或者那天受訓,沒有處理案子,就沒有獎金可領。
Read More
吃人頭路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文森

March 24,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文森什麼都知道,而且什麼都要插上一腳。他剛到我們部門時,每個話題他都有建議,每件事他都是專家,他週遭的同事很快就受不了。過了幾天後,有的人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勸他作為一個菜鳥,不要什麼都表現得熟門熟路的樣子,他才稍微收斂,但是沒多久,他又故技重施。看樣子,愛現可能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不知道為什麼他需要用這種方式證明他的存在。 其實文森是會計出身,在我們部門裡,他算是學以致用的,其他很多人都不是科班出身,和我們從事的訴訟專員工作完全沒有關係,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這一點確實是他的強項,但這並不阻礙他犯錯。他寫給huissier的訊息既沒開頭又沒結尾,連bonjour都不寫,信末的禮貌句也省略,這種人還敢指正別人。 我最受不了的是,他為了顯得很厲害,就在大家面前找我去他的電腦前面,說我寫給huissier的訊息是錯的,因為我的訊息和法院程序沒有關係,又說我在入帳分配時輸入錯期間。我一時聽得莫名其妙,因為那是幾天前的事情,而且我每天都處理十幾個案子,我早就忘了,而且我又沒有問他,為什麼他要在一個open space的辦公室,在眾人面前給我難堪,這是我的大忌。 回頭我問了兩個同事,同事認為沒有問題。這還沒完,文森先生跑去跟另一位同事塞吉,大意是說,他本來會被公司挑出錯誤,但是因爲偉大的文森,塞吉因此得救了。我的老天,我很受不了這種需要壓迫別人尋找存在感的人。下次他來找我,我會拒絕跟他一起去,我為什麼要自取其辱?我又沒有找他幫忙。文森沒有朋友,總是獨來獨往,因為大多數人都很害怕多跟他講幾句會被他轟炸。有些人跟他談,他會說他去參加面試,薪水多高、條件多好。不過他目前還在這裡蹲。我希望我不需要跟他一起蹲到最後,早日超生!阿門。
Read More
吃人頭路

亂七八糟的學校防疫政策

January 20,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法國教育部實施的學校防疫政策徹底失敗。一位老師生動的描述如下: 簡而言之… 周一早上8:30,你把小孩送到學校。 上午9點,你到達公司開始上班。 9:30,學校打電話給你,因為你的孩子接觸感染(cas contact),你必須帶他去做測試。你上午10點去接他,找了一個地方給他做測試,因為你沒有預約。你找到一個藥房,排了一個小時的隊。 11點。你回家去讓小孩吃午餐。你還沒拿到測試結果,本來應該15分鐘內就可以拿到的抗原檢測結果,由於人太多,拖延到2.5小時才能出來。 總之,現在是下午1點45分,你必須去藥房再次進行第二天和第四天的自我測試。很遺憾,他們已經沒有庫存了。你放棄了,對自己說「好吧」,現在是下午2點30分,我不打算讓他回學校,回去工作,因為沒有意義。 結論是,小孩周一沒上學。 周二,你帶著小孩的陰性測試結果,志得意滿地來到學校。太好了,我的小孩可以上學了。但下午1點30分,其他學生回來了,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前一天沒預約到或拿到檢測結果。因此,老師又回到了早上的教學進度,這樣孩子們就不會落後。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我以為我可以去工作了,但是不行,因為這次是幼稚園打電話給我,讓我去接小兒子,因為他也是接觸感染。因此,與昨天同樣的步驟。 現在是周二晚上,我現在需要進行4次測試,還有2次,因為我的兩個孩子是接觸感染。 今天是星期三,他們去安親班,當然是在他們的學校,當然大人把他們都混在一起,因為在這個SOP中,我們當然不會把學生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五混在一起,但是星期三不用擔心,這個病毒很聰明。 所以星期四你帶著星期二做的小兒子的測試回來,但是不行,已經超過24小時了,不能用。所以我們又來了。然後在你的大孩子在家,今天是老師的兒子接觸感染,所以老師不能來上課,由於今天是星期四,所以重新來過,你的孩子回來了。周四晚上9點半,老師發來訊息,告訴你Youhouu她的兒子是陰性,她明天可以回來。 星期五,你的孩子總算可以去上學了。當然,你做了一份假的聲明,說你為你的孩子做了自我測試,因為你在藥店從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這個故事的最終結果是,孩子們幾乎沒有上到什麼課,老師已經走投無路了,因為她必須在教室裡講課,把工作發給積極的孩子,並向家長解釋他們應該做什麽(順帶過一點自己的生活),我們家長沒有真正工作過,因為每4個早上都要被叫去接小孩,當然,當你像我一樣工作是帶小孩時,你也會叫父母來接他們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病毒仍然會傳播,因為父母坦率地說不會為他們的孩子做自我測試,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這些廢話。這個SOP是一個醜聞。 以上文字生動的描述了法國教育部防疫措施下崩潰的老師、家長和小孩。老實說,我的同事中有很多家有學齡兒童的媽媽,我就是常常看她們接到電話通知,小孩是接觸感染,要帶去做檢測,或者學校/班級關門不上課……逼得家長快瘋掉,小孩也快瘋掉,可以想見,老師也快瘋掉,難怪上週四要罷工,這週四也要罷工,但不知有沒有成因為據說警察局沒有批准! 對於這些因為接觸感染而必須請假照顧小孩的家長們,法國政府的配套措施也是一直變來變去。之前是說只要有學校證明,家長就可以提供給雇主並申請「部分失業金」(chômage partiel),可以幾乎支領與正常薪資一樣的補償金。但後來又說如果小孩是接觸感染就不行了。至於公司,也不是所有公司就能接受家長用部分失業金請假,像我們公司就經過幾天研究,確定可以才接受! 事後被爆出,教育部長Blanquer是在Ibiza悠閒渡假的時候訂出這些鳥政策的!訂出這種超麻煩的政策搞死所有人,教育部長應該辭職下台!
Read More
吃人頭路 雇用合作

差兩百塊差很多

January 17,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前幾天,部門經理鼓勵大家的親友如果對這裡的工作有興趣,可以推薦他們來應徵。菲菲於是介紹了表妹來應徵,表妹來第一天,發現她的薪水竟然和大家的不一樣,整整差了兩百歐元。 菲菲跑去問經理是怎麼回事?她介紹表妹來,跟表妹說的月薪數字,跟公司給她的數字整整差了兩百歐元。經理很不好意思的說,她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確實不應該是如此,她就知道最後又是變成她的問題…..她說如果表妹有達到業績標準,每個月可以拿到二百歐元業績獎金,這樣月薪就會跟我們同等了。可是,表妹跟我們做同樣的工作,卻永遠會少我們兩百歐元,因為我們如果業績達標,也是可以拿到二百歐元的業績獎金。 最後,表妹決定明天不來了。要是我也會這樣決定,因為你跟同事做一樣的事,他卻比你多拿二百,只因為你比較晚來,這不是很怪,而且很嘔嗎? 如果是你,明明做同樣的事,領的薪水卻比同事少,同工不同酬,你還會留下來嗎?
Read More
吃人頭路 雇用合作

碰到剝削怎麼辦?

January 9, 2022
by admin
No Comments
吃人頭路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錢多、事少、離家近原本就是一個過於理想的標準。通常錢多事就不會少,有發展性的工作常常離家很遠。但如果碰到吃人夠夠的老闆或上司怎麼辦? 首先,99%的工作都是在剝削勞工。大部分的老闆在面試員工時,在看到一個人之前,他看到的是一疊鈔票,如果這疊鈔票不能帶來更多鈔票,這個職位就會不保。如果這疊鈔票可以收支平衡,那很好,但必須要更好,所以員工必須一直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且隨著效率的提升,標準一再提高,薪水卻未提升。 幸好,不是所有工作都是這樣,不是所有老闆都會一天到晚在所有員工背後緊盯工作效率。有時是階段性的,計畫導向的,意思是說,為了達成某個短期計畫的目標,而暫時的提高工作量、趕工。 但如果暫時變成平時,短期變成長期怎麼辦?
Read More
翻譯聽寫

斜槓人生

December 25, 2021
by admin
No Comments
多重職業、斜槓族、斜棟族,亦作Slash族、彈性就業人士,指一種始自美國紐約女專欄作家及諮詢師馬奇・艾波赫的暢銷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的一種工作態度,具體意指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維基百科) 這一受到社會推崇的工作模式,也受到很多質疑。我喜歡這種斜槓模式,是因為它允許人生在不同面向中獲得肯定,以及多重收入的可能性。 年輕的時候會卯起來趕稿,現在有了各種工具後,壓力還是在,但是不一樣。年輕時的工作重複而無趣,圖的是穩定、累的是人事、勞累在通勤、育兒。年近四十之後開始想另尋出路而大量學習新工作知識。然後是突破、挫折和懷疑。面對別人的質疑和要求,一開始還會全盤接受,後來開始會問,那你呢?你憑什麼?
Read More
直銷 雇用合作

那些在直銷中的傷害與教訓2-知人知面不知心

December 5, 2021
by admin
No Comments
拿Eliza當時參加的那場畫展為例,被強迫參加的夥伴不但要無償共獻自己的勞力和知識,還要被強迫治裝,購買昂貴的高級服飾,以符合兩「夫妻」對服裝的高要求,還要一個人包場,規定要包人數,例如一人要包下10人的份,如果邀約的來賓最後不能到場,也不退款。對於剛出社會,沒有經濟能力的夥伴,Flora和Tim要求大家分期付款,而且她會緊盯款項繳納。如果不願意參加,就會被她電話騷擾,半夜還打電話軟硬兼施,最後夥伴不得已參加。 以下節錄某位夥伴的陳情書: 「從 2019 年底,Flora和Tim萌生舉辦個人畫展想法,並且希望我團隊夥伴包含我自己都能夠成為他們的”天使投資人”,購買門票贊助他們的畫展,為了更快速的集資,定出了參加一定要買套票一套兩人總共 1800 新台幣的金額,並且以不實、浮誇的言語包裝他們的畫展。並且要求我的夥伴Betty作為活動行政總監,籌備期間長達半年。雖然一開始對我們宣傳這是個人畫展跟公司無關,但是在籌備期間行銷他們的活動中又不斷以公司以及公司創辦人願景做連結,並且要夥伴利用活動跟進對象,破題等等,實際情形確實就是與公司掛勾作為包裝。 (…)我也曾經針對此事跟Flora/Tim提出擔憂,但是都被以Betty自己時間控管有問題收場。一直到隔年 2020 年 2 月 14 日 當天,Betty致電給我請求支援製作畫展所用的點心跟胸花,當晚寄宿我家,並與三位其他下線夥伴熬夜協助製作到凌晨三點,隔日清早七點Betty便離開前往會場協助布展。事後我察覺整個畫展的收費與成本不符合,因為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團隊夥伴,全部都是無償當義工,更要自己花錢參加!當義工還要付費給主辦人! 並且事後Flora夫妻也完全沒有公開所有費用收支。我才開始察覺事態不對。事後Flora/Tim宣布隔年還要續辦畫展,我警鈴大作,於是聯絡我的工作者上線執行鑽石Susan,希望能夠透過工作者上線的力量去導正這些不公平的行為。沒想到Susan不但沒有用公平公正的方式處理, 更是包庇Flora/Tim所作所為,之後轉而協助行銷Flora/Tim舉辦的各種高價收費活動。 
Read More
溝通技巧 翻譯聽寫

寫作的在地化程度

November 26, 2021
by admin
No Comments
在上一篇【翻譯與編譯的差異】中,Peggy提到在翻譯、校對的經驗中,有時候會遇到譯者為了追求將譯文盡可能轉換為流暢的中文,會改掉原文的用字。 有時候,作者本身也會主動將內容在地化,例如,把名字改成覺得中文讀者會熟悉的名人。將法國電視主持人改成勵志演說家力克・胡哲,將魁北克網紅Solange改成伍迪・艾倫。我們確實可以肯定法國主持人和魁北克網紅的名氣,在中文世界不會勝過尼克・胡哲和伍迪・艾倫,但這樣做的同時也少了一個讓世人知道法國在流行什麼的機會。 我個人覺得保留法國電視主持人和魁北克網紅,對一本法文書來說,是很自然的選擇。 我這麼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法文書畢竟是在法國文化的基礎上寫作的。即使將一些人名改成中文,把一些例子變為中文圈子會熟悉的人名,但是其思考方式仍然是法國式的,把名字換成中文式姓名可以提供親切度,但思想文化是否能在地化、受到歡迎,還真是很難說。 例如有一本書中,提到卡內基如今已成經典的「跟誰都能交朋友」,這本書適合商業人士,如果都照著這本書去做,會變得有點虛假,彷彿在扮演某種角色。 其實,這本書是寫給美國人的,而作者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是寫給法國人的,至少一開始是這樣。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文化觀點和經驗,寫給有共鳴的讀者。 所以我覺得並不需要刻意的在地化,因為如果派屈克講的內容我們不能有共鳴,那麼他就算叫做張三李四,我們也不會更有共鳴。我覺得身為一本翻譯書,做自己就好,內容比較重要,行銷可以以後再做的。對我來說,明明是外國人,卻取個中文名,我反而會覺得怪怪的。但對於不習慣用西洋人名的人士,則親切得多。到底哪種翻譯法好?那就要看市場和市場喜好了!早期的中文翻譯,人名都是翻得亂七八糟,但當年資訊缺乏,我們都這樣讀了下來,今日資訊爆炸,讀者喜好也不同,而且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都改看部落格和其他載體,或者玩網路了!時代完全不同。現在真的是要有引人的題材,才能讓人買書。
Read More

Posts navigation

1 2 … 5
© Copyright 2021.